我們如何聽到聲音?
聽覺系統包括三個部份:外耳、中耳及內耳。
外耳包括耳廓及耳道,中耳包括耳膜及三枚聽小骨,而內耳則包括了如蝸牛般的耳蝸,內耳連接大腦的聽覺神經。聽覺系統任何一處出現問題都可能會引致聽力損失。
以下是我們耳朵的切面圖:
聽覺系統包括三個部份:外耳、中耳及內耳。
外耳包括耳廓及耳道,中耳包括耳膜及三枚聽小骨,而內耳則包括了如蝸牛般的耳蝸,內耳連接大腦的聽覺神經。聽覺系統任何一處出現問題都可能會引致聽力損失。
以下是我們耳朵的切面圖:
聲音傳送過程:
健全的聽覺系統能接收低於或等於二十五分貝的聲音。如果需要高於二十五分貝才能接收,便屬於弱聽。弱聽程度分為輕度、中度、中度嚴重、嚴重及深度。
弱聽可按構成原因分為三個類別,包括傳導性弱聽,感音神經性弱聽及混合性弱聽。
聽力損失會為你帶來社交上,生活上和情緒上的障礙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去保護你的聽力:
千萬不要用棉花棒或耳挖去清潔耳朵,以免傷害你的耳膜,或將耳垢越推越入。
在使用個人音樂設備時,遵從”60-60″法則,每次使用時應把音量調到最高輸出的60%以下,而且使用上限為一小時。
在嘈雜環境,如音樂會或體育場館時配戴防嘈音耳塞以保護你的聽力。
游泳時使用游水耳塞以保持耳道衛生。
如發現耳力問題,如耳鳴和聽力困難等,立刻向聽力專業人員求助。
定期進行聽力測驗,以了解自己的聽力狀況。
聽力損失在出現初期往往難以察覺。如果您發現在日常生活中看電視、聽電話或日常溝通中出現困難,你應該考慮接受聽力測試。在完成全面的聽力測試後,聽力學家會為您診斷聽力受損程度和性質,從而給予您助聽器及/或聽力輔助儀器方面的建議。
我們不建議您在未經聽力測試之情況下直接購買助聽器。助聽器必須根據個人的聽力受損程度及聆聽需要調校。未經調校的助聽器未必能提供適合的聲量,或甚至因過度擴音損害您的剩餘聽力。如您希望選購助聽器,請諮詢您的聽力學家的專業意見。
助聽器除了放大說話者的聲音之外,也會放大周遭的環境聲音。由於聽損人士接收的聲音刺激較少,助聽器使用者需要時間去適應放大了的聲音。助聽器使用者應先在較為安靜的環境使用助聽器,才逐步在嘈雜環境中使用助聽器。現代的數碼化助聽器使用不同的科技,如方向性麥克風,自動噪音抑制等功能幫助提升溝通效果。
如果保養得宜,助聽器的一般壽命為三至五年或以上。
助聽器的價錢視乎不同的款式,技術和品牌而有差異。除了助聽器機件之外,助聽器的售價亦包括了跟進,調校及保養費用。您的聽力學家會為您診斷聽力受損程度和性質,從而給予您助聽器及/或聽力輔助儀器方面的建議。